漫步东长固村,村内游园里热闹非凡。老人们或悠闲散步◆■,或吹拉弹唱、对弈聊天■★◆◆◆★,幸福生活图景跃然眼前。“以前俺村路也不平,污水满街流★◆★◆。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亮了,还有停车场、健身场★◆■■,小游园建得特别好,日子不比城里差!”村民张俊玲感慨道★■。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2025年端午节,东长固村举办夏季“村晚■★◆◆◆”,村民们齐聚一堂★■★★■■,唱大戏◆◆■★■★、包粽子、煮饺子,村里还为老人准备实用礼品,现场其乐融融。樊军说,村里坚持在春节◆★◆、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组织面向老人★★★★、妇女、儿童的包饺子、包粽子◆★■、文艺表演等活动,每季度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近年来,东长固村党支部创新★■★“村合作社 + 企业 + 群众■◆”发展模式,整合盘活村内闲置土地★◆★,建成40亩产业园。“我们通过村集体入股与招商引资,吸引了粉丝厂、水饺厂■■■■★◆、麻花厂等7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超6000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以上。”村党支部书记樊军介绍道。
如今的东长固村★★★■,产业兴旺、乡村靓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一幅乡村振兴的富美新画卷正徐徐铺展。(刘小方)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繁阳街道东长固村凭借特色发展实践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名单。这个人口不足1500人的小村庄★■◆■◆★,以特色产业为引擎,以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以乡风文明建设为依托,探索出了一条物质与精神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该村借助“民声微信群◆◆★”广泛征集民意,组建“专业团队 + 本土工匠 + 本地群众”规划设计团队,完成56条胡同共18000平方米硬化、铺设5000余米排水管道■◆★■◆★,联合供电部门实施3000余米弱电入地、185处强电整治,提升村民家庭电网★★◆★,拆除24处残垣断壁★■◆■■,并建成公园、休闲游园等多个公共空间。
产业园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还带动500人稳定就业★★■,年增收超千万元,有效解决了留守群体因就业问题引发的矛盾。村民曹晓娜说■◆■:“我上有老★■★◆★◆、下有小,无法外出,村委会介绍我到产业园上班,既能照顾家庭■■,每天还有约100元收入■■■◆■,日子越过越好◆■。”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繁阳街道东长固村凭借特色发展实践入选全国文明村镇名单。